不锈钢管件焊接技术要求涉及多个方面,以确保焊接质量和管道系统的安全性。以下是不锈钢管件焊接技术要求的详细归纳:
一、焊前准备
坡口制备:
检查坡口的加工尺寸(高度、角边及钝边等)和精度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。
鸿运国际检查坡口表面粗糙度及表面缺陷(如气割缺口、裂纹、分层和夹渣),如有超出标准允许范围的缺陷,应进行修复处理。
鸿运国际坡口面及其两侧至少200mm范围内应清理干净,不保留有毛刺、挂渣、铁锈、油污、氧化膜及油漆等有害异物。
鸿运国际进行无损探伤检查(如着色等),对于焊接工艺文件规定对坡口表面要进行无损探伤的材料,如发现裂纹等缺陷应予清除。
焊接设备与材料:
鸿运国际确保焊接设备完好,包括电源极性、电流表、气体流量计等调节装置处于正常状态。
复核焊接材料牌号与规格是否正确,焊条需烘干,药皮不得因受潮而脱落变质。
二、组装和定位焊检查
几何尺寸与形状:检查组装后的几何尺寸和形状是否符合图样规定。
鸿运国际装配间隙:组装装配间隙通常为1.5-2mm,采用TIG焊三点定位焊,焊点位置为时钟3点、9点和12点,焊点长度为10-15mm,要求焊透并保证无缺陷,错边量≤1.5-2mm。
定位焊质量:定位焊的焊接工艺应与正式施焊的工艺相同,焊缝中不允许有裂纹、气孔、夹渣等缺陷。
三、焊工技能资格查验
现场进行焊接的焊工,必须具备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的资质和证书,并由业主及监理部门查验后认可。
参与现场焊接的焊工,应进行模拟考试,合格后方可焊接。
鸿运国际业主及施工监理需检查和控制焊工技能资格期限的有效性,严格禁止无证上岗人员进行焊接操作。
四、焊接工艺确认
确认焊接工艺指导书经过焊接工艺评定合格有效。如焊接工艺指导书未经工艺评定合格,或所用与所需进行的焊接工作不一致时,应按有关标准重新评定。
五、焊接过程质量控制
鸿运国际焊接阶段:包括预热、施焊、后热和焊后热处理等阶段。
监督与检查:监理工程师应加强监督和检查,重点是监督焊工是否执行焊接工艺规程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,以及焊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。
记录与标识:焊接过程中应给出管道单线图、图示焊口号、焊工号及无损检测标志。
六、焊接质量检查
表面质量检查:
焊缝外观检查的内容包括表面清理程度、外形尺寸和外观缺陷。焊缝区域不得有裂纹、未熔合、气孔、弧坑和夹渣等。
鸿运国际焊缝表面咬边深度一般不得大于0.5mm,咬边连续长度不能超过100mm,焊缝两侧咬边的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0%(根据管材厚度大小而定)。
无损探伤检查:
施工单位应按图样规定的探伤方法、探伤数量进行无损探伤检查。
管道焊缝的射线照相或超声波检验应及时进行,底片质量要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要求。
焊后热处理:
鸿运国际焊后热处理必须按照规定的方式和热处理参数进行,由经过培训的人员担任,并详细记录热处理规范的各项参数。
七、环境要求
鸿运国际焊接环境应符合有关施工规范的规定,如相对湿度大于90%、风速大于2m/s(其他焊接方法大于10m/s)时不宜施焊。不锈钢及低合金钢在温度低于-5℃、碳钢在温度低于-20℃时也不宜施焊(采取相应措施后除外)。
鸿运国际综上所述,不锈钢管件焊接技术要求严格,涉及焊前准备、组装定位、焊工资质、焊接工艺、过程控制、质量检查及环境要求等多个方面,以确保焊接质量和管道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。